PET/CT · 2025年7月18日 0

检查篇:PET/CT检查前医生需要了解哪些病史资料?

在进行PET/CT检查前,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资料,目的是确保检查的安全性、准确性,并更好地结合临床解读结果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信息:

Part.01
基础信息与过敏史

年龄、性别、体重(部分示踪剂剂量需根据体重计算)。

过敏史:尤其是对含碘对比剂放射性药物其他药物食物过敏史(PET/CT可能需注射放射性示踪剂,部分增强扫描需用含碘对比剂,过敏可能引发不良反应)。

 

Part.02
既往疾病史

肿瘤相关病史:若为肿瘤患者,需明确原发肿瘤类型(如肺癌、乳腺癌)、分期、确诊时间、治疗史(手术、放疗、化疗、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的时间及方案)、复发或转移情况(如既往转移部位)。

糖尿病史:PET/CT常用示踪剂为18F-FDG(氟代脱氧葡萄糖,依赖葡萄糖代谢),血糖过高会影响示踪剂摄取,导致图像失真。需了解糖尿病病程、目前血糖控制情况(空腹血糖需控制在一定范围,通常<7.0mmol/L)、降糖药物使用情况(如胰岛素、口服药种类及剂量)。

心脑血管疾病史:如冠心病、脑梗死、心力衰竭等,需明确病史、治疗情况(如是否植入支架、起搏器等金属器械,可能影响CT图像伪影)。

肝肾功能不全:放射性示踪剂主要经肾脏排泄,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影响示踪剂代谢,需评估检查可行性。

其他慢性疾病:如甲状腺疾病(部分示踪剂可能与甲状腺摄取相关)、自身免疫病等。

Part.03
用药史

近期服用的所有药物(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),尤其是:

影响血糖的药物(如胰岛素、糖皮质激素,可能升高血糖,需提前调整);

含金属的药物(如某些抗酸药、补铁剂,可能干扰CT图像);

可能影响代谢的药物(如某些抗肿瘤药、精神类药物,可能改变组织对示踪剂的摄取)。

Part.04
手术与创伤史

近期手术史:尤其是肿瘤相关手术(如肿瘤切除、淋巴结清扫)的时间、部位;其他手术(如器官移植、支架植入、假体置换等,需明确是否含金属,避免CT伪影)。

创伤史:如近期骨折、出血等,可能影响局部代谢或图像解读。

Part.05
妊娠与哺乳情况

女性患者需明确是否怀孕、哺乳期:PET/CT存在放射性辐射,可能对胎儿或婴幼儿造成影响,妊娠期通常避免检查,哺乳期需暂停哺乳一段时间。

Part.06
近期检查与治疗史

近期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(如CT、MRI、超声、骨扫描等)、病理报告、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,可帮助PET/CT结果与临床对照。

近期放疗史:放疗可能导致局部组织代谢改变,影响示踪剂摄取,需明确放疗部位和时间。

Part.07
症状与检查目的

患者当前的症状(如体重下降、疼痛部位、发热等)、本次PET/CT检查的目的(如肿瘤分期、疗效评估、复发排查、不明原因病变诊断等),可针对性优化检查方案。

这些信息能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适合检查、调整示踪剂剂量或检查流程(如控制血糖、避开金属干扰),并结合临床背景更精准地解读PET/CT图像,避免误诊或漏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