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T/CT · 2025年7月18日 0

检查篇:PET/CT检查过程中要注意什么?

PET/CT检查过程包括注射示踪剂、等待示踪剂分布、进行扫描等环节,每个阶段都有需要注意的事项,目的是保证图像质量、检查安全及结果准确性。具体如下:

注射示踪剂时的注意事项”
保持安静,避免活动

注射放射性示踪剂(如18F-FDG)后,需尽量保持安静(可静坐或平卧),避免剧烈运动、频繁起身或咀嚼、说话过多。

原因:肌肉活动、咀嚼等动作会使示踪剂更多聚集在肌肉、口腔周围组织,干扰目标部位(如肿瘤、脑部等)的图像解读。

观察注射部位反应
若注射部位出现红肿、疼痛或不适,及时告知医护人员,排除药物外渗等情况。

等待期的注意事项

注射18F-FDG示踪剂后需等待1-2小时,让示踪剂在体内充分分布(不同示踪剂等待时间可能不同),此阶段需注意:

严格休息,减少代谢干扰

避免走动、爬楼梯、弯腰等活动,尽量静坐或平卧,可闭眼休息,减少肢体活动(尤其避免手臂、腿部用力)。

避免长时间低头看手机、咀嚼口香糖、频繁吞咽等,防止颈部、面部肌肉摄取过多示踪剂,影响头颈部图像。

控制血糖与饮食

等待期间不可进食、饮水(除非医生允许),避免血糖波动(血糖过高会影响18F-FDG的摄取,导致图像失真)。

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监测血糖,若血糖异常(如>11.1mmol/L),可能需要推迟检查。

排尿与保暖

等待期间可正常排尿(示踪剂部分经肾脏排泄,膀胱充盈过度可能影响盆腔图像,需按需排尿,但注意避免尿液污染衣物,以免干扰图像)。

保持身体温暖,避免受凉(寒冷可能导致肌肉收缩,增加示踪剂摄取)。

扫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
去除金属物品
扫描前需去除所有金属物品(如项链、耳环、手表、钥匙、手机、皮带、金属纽扣、义齿等),内衣若含金属钢圈也需更换,避免金属产生伪影,干扰图像。

保持体位不动,配合指令

躺在扫描床上时,需按技师要求摆好体位(如仰卧,双手放于头部两侧或身体两侧),全程保持身体静止(包括头、手、脚),轻微移动都可能导致图像模糊。

胸部、腹部扫描时,需配合技师的呼吸指令(如 “吸气 – 屏住呼吸 – 呼气”),确保呼吸幅度一致,减少因呼吸导致的器官移位(如肺部、肝脏),保证图像清晰。

及时沟通不适

扫描舱空间较封闭,若有幽闭恐惧症、焦虑或身体不适(如头晕、恶心、疼痛),需提前告知技师,必要时暂停检查或采取缓解措施(如使用镇静剂)。

若检查中需要注射含碘对比剂(增强CT部分),注射后若出现皮疹心慌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,立即告知技师。

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
糖尿病患者
等待期间若出现低血糖症状(如头晕、心慌、出汗),及时告知医护人员,不可自行进食,需在医生指导下处理。

儿童或躁动患者
可能需要镇静剂(如口服或注射镇静剂)以保持静止,家长需配合技师固定孩子体位,避免哭闹导致图像失败。

带金属植入物者
(如心脏支架、人工关节):提前告知技师,金属物品可能产生伪影,但一般不影响检查(技师会调整扫描参数尽量减少干扰)

检查后的注意事项
促进示踪剂排泄
检查后多饮水(约1000-2000ml),加速放射性示踪剂经肾脏排出。

避免接触敏感人群
检查后6-12小时内(示踪剂半衰期约2小时,随时间衰减),尽量避免与孕妇、婴幼儿密切接触(如拥抱、同床)。

正常生活即可
无需过度限制活动,但当天避免剧烈运动,饮食无特殊禁忌(糖尿病患者仍需按原计划控制)。

遵循以上注意事项,可最大限度减少干扰因素,保证 PET/CT 图像质量,为后续诊断提供准确依据。如有疑问,可随时向检查技师或医生咨询。